Thursday, December 8, 2011

中文大學林漢明 大豆回家的勝仗 全華班研究成功 基因科研佔一席

全華班研究成功 基因科研佔一席 大豆回家的勝仗
2011-12-09
hkheadline


中文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林漢明,帶領中港兩地科研隊伍,成功破解大豆的三十一種全基因組密碼,榮登國際權威科學期刊《自然遺傳學》,中國人在全球基因解碼競賽中進佔一席位。對他而言,成果不是取決於發表多少論文、研究經費多寡,而是盡了多少努力去實踐「人民精神」。為完成個人這個不能量化的野心,他走遍大江南北,為的是要真正把大豆「帶回家」,提高中國大豆的質量和產量,改善糧食和土地貧瘠問題。



http://www.facebook.com/nogmo1
http://www.facebook.com/nogmo2


        林漢明讀中大三年級時,一位中國科學家來中大演講,改變了林漢明的一生。「當時他說,中國科學家極想研究分子生物學,花很多錢去買Enzymes(酵素),但屢不成功,因為中國只有兩個港口能空運雪藏酵素,再循陸路運到實驗室,都已失活了,但研究對中國很重要,這時林漢明就問自己:『Can I do something?』」


        棄美國筍工 回流研大豆基因


        後來,他到美國西北大學唸博士學位,從事細菌研究,學成後不愁出路,但他偏向虎山行,全因心中有一團火,「中國咁大,除醫療,糧食都係大問題,是不是應該由植物入手?」但他對農業一無所知,遂先研究模型植物「擬南芥」,後再轉到紐約大學從事植物份子生物學的博士後研究員。


        九六年畢業,著名基因公司 Monsanto 聘用他,同時母校中大亦邀他回去執教,他問自己一個問題:「為甚麼要去美國?不是應該將外國所學帶回自己國家嗎?」於是,他很快下了決定,九七年人人移民,他回流。


        返港後,他從認識的內地大豆專家,知道大豆起源於中國,九十年代初,國家還有大豆出口,但九六年後,國家不停入口大豆,到今天有八成由外地輸入,外國拿中國的大豆去繁衍,還反過來向中國傾銷。


        「我想利用科研,將大豆生產重新在國家興旺起來,令中國科研在世界佔一席位。」他不懂大豆,在長大的香港,從不存在糧食問題;他走到偏遠農村,因土壤和氣候條件,經濟生活落後,他想是否可從邊緣地方,即乾旱或高鹽份的土地開始研究?


        完成 種大豆基因組密碼


        他說,大豆的研究價值高,它本身有固氮作用,能通過跟細菌的共生作用,把空氣中的氮氣固在土壤中,故傳統農民智慧是先種粟米、再種大豆,因大豆可令土壤肥沃。因此,種大豆除了經濟原因,不用花錢從外國輸入,又有營養價值,豆奶是窮人的牛奶、也是主要食油,還可改良貧瘠土地。


        他決定以香港為基地,跑遍黑龍江、甘肅和黃土高原,結識一批默默耕耘的育種家。直至去年,他說服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結合雙方優勢,合作破解野生和栽培大豆的基因組差異,就是所謂「大豆回家」的項目,並展開了一場國際競賽。


        「美國科研隊最先在《Nature》發表了第一個栽培大豆的基因測序,他們是第二個完成了十七種野生和十四種栽培大豆的全基因組密碼,去年底更在《Nature Genetics》刊登,接韓國人也趕上來,完成一個野生大豆的基因測序。結果我們佔了一席位,且我們是全華人班底,實驗在中國完成,圓了心願,把大豆科研放回中國版圖內。」


        研究過程分秒必爭,最艱辛還是如何從基因測序中讀出訊息。中國野生大豆的種植面積正在萎縮,今次研究敲響了保育警號;同時,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區別都在研究中被標籤了,野生大豆的抗逆力強、高蛋白,但產量低,栽培大豆產量高、油份亦高,但抗鹽、抗旱力低,結合兩者就最好。他們已做了很多份子標記,將來可輔助現代育種。


        自從在國際期刊聲名鵲起後,不少內地朋友都慕名而來,欲分享他的經驗,增加產量,他來者不拒。未來,他還希望通過合作,研究如何發展大豆的藥用價值,把大豆的科研成果發揚光大。


        記者 方雅儀





■林漢華的研究隊伍,完成了三十一個品種大豆的基因測序,更在《Nature Genetics》封面刊載。






■林教授說,去到田野,才令他感覺到科研有生命,不是紙上談兵,並學習農民的智慧。





■林漢華的長期合作夥伴,大豆專家邵桂花教授。


向農民拜師 港燦也落田
2011-12-09


土生土長的林漢明,很難想像滿腳牛屎的滋味,「初初落田好辛苦,好天真,太陽最猛的中午,落田收集樣本曬到眼都花,穿水靴、拿相機、長短鏡頭,連走路都平衡唔到!」證明了香港仔跟農民生活脫節,想累積經驗,要謙虛地跟人學習。


        耕種辛苦,但他鼓勵學生下田,科學不是象牙塔裏的東西,最終是為改善人類生活。他常跟學生說,「匿在實驗室,拿試管溝來溝去,話是幫助農業,其實好遙遠。」去到田野,才令他覺得科研有生命,不是紙上談兵。聽聽農民的智慧,今年要種大豆、明年要種粟米,為甚麼?因今年水貴了,大豆用少一半水,他們有民間的理論。若學者只埋首在學院裏發表幾篇尖端論文,脫離人群,人民永遠得不到幫助。



港學者保存內地大豆研究成果
2011年3月14日
http://nogmo2.blogspot.com/2011/12/blog-post_8232.html


研抗旱大豆 中大突破
發現失落基因片段 成果刊《自然遺傳》
2010年11月15日
http://nogmo2.blogspot.com/2011/12/blog-post_1089.html


找到抗旱抗鹽分子標記 香港中大研大豆基因大突破
2010年 11月 16日
http://nogmo2.blogspot.com/2011/12/blog-post_08.html

http://www.alumni.cuhk.edu.hk/magazine/201103/pdf/CUAM_201103_17-18.pdf

http://nogmo1.blogspot.com/2011/12/breakthroughs-by-cuhk-boosts-soybean.html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