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抗旱抗鹽分子標記 香港中大研大豆基因大突破
2010年 11月 16日
中國窗 編輯: 藍博
【香港商報】訊 記者畢捷宜報道:大豆不但含豐富蛋白質,亦可作為生物燃料、天然肥料等,故全世界對大豆需求量極大。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與華大基因研究所合作的「大豆回家」項目,在大豆基因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找到野生大豆抗鹽、抗旱等分子標記。在未來3至5年,研究將擴大實驗規模,在內地的乾旱地區及沿海高鹽分的土地大規模培育及測試抗旱耐鹽的大豆品系大豆,冀為提高大豆營養價值及產量帶來突破。實驗室主任辛世文再次表示,冀香港政府能主動資助有關研究。
http://www.facebook.com/nogmo1
http://www.facebook.com/nogmo2
內地大豆生產僅占需求1/3
過去10多年率領團隊主力研究大豆的中大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林漢明教授昨日在記者會上,正式公布上述研究成果,并作詳細介紹,大豆的營養成分中,四成是蛋白質,其餘主要為碳水化合物及油分,可作為人類及動物的食用蛋白;亦可為泥土固氮,作為天然肥料,故中國對大豆的需求很高。但由於土地及淡水資源不足,國內的大豆生產僅及需求的三分之一,令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大豆入口國,每年耗資數十億美元購買大豆,入口總額達全球大豆總出口量的一半。
08年破解大豆基因密碼
但大豆原非外來物,中國人在5000年前已栽培大豆,在漢朝已發明了豆腐,大豆在200多年前才傳到美國。由於大豆長期在人工篩選下,失去了耐逆能力,如抗旱、抗鹽等。林教授稱,由他領導的研究團隊,10多年前已展開大豆培育,將野生及人工繁殖大豆雜交。至08年,中大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與華大基因研究所合作「大豆回家」項目,成功「破解」17種野生及14種培育大豆的全基因組密碼,憑比較了它們的差异,了解大豆的生物多樣性變化,對尋回在人工篩選中流失了的基因打下重要基礎。
將在西北培育抗旱大豆
林漢明預計,未來3至5年,在西北省分及黃土高原等乾旱地區,如甘肅、陝西等地,連同培育專家大規模培育抗旱大豆;另外亦在山東、天津等沿海地區培育抗鹽大豆,以取得更多數據。林表示:「高油分、高蛋白兩方面的大豆都會做,利用大面積地方種植所得數據更有參考價值。」最終目標是希望令荒蕪土地轉為肥沃,及提高大豆的產量,以滿足全中國人的需要。
林漢明表示,研究之路并不容易,要先為野生及栽培大豆雜交,但大豆的花很小,要逐棵植物、逐粒種子處理,又要經過8代培育才能研究其基因,很花時間。
研究成果刊《自然遺傳》封面
他說,是項突破性的基因組研究,全由中國人團隊在大豆的家鄉完成,突破了先進國家在大豆高端研究的壟斷,因此命名為「大豆回家」專案。中大的專家提供作物科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知識,結合華大基因研究所龐大的基因測序能力,是一項強項互補的合作。研究成果將會進一步深化大豆研究,最終可為中國以至全世界的農業作出貢獻。有關研究成果已獲遺傳學權威雜誌《自然遺傳》(Nature Genetics)以封面故事刊登。
實驗室主任辛世文稱,「大豆回家」這項影響深遠的研究,由國家、大學資助委員會卓越學科領域基金、研究資助局及中大的共同支持下完成。此研究的經費,大約只夠用到明年3月,「國家每年有700萬至1000萬元經常費用予實驗室,但香港政府卻沒有任何資助,如果『上到』世界級雜誌,港府都不再支持,的確會覺得很失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