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8, 2011

研抗旱大豆 中大突破 發現失落基因片段 成果刊《自然遺傳》


研抗旱大豆 中大突破
發現失落基因片段 成果刊《自然遺傳》
2010年11月15日


【明報專訊】植物基因之父、中文大學生物學研究講座教授辛世文領導的「大豆回家」項目取得重大突破。研究發現,長期耕種令大豆失去了野生大豆的優良基因,例如抗旱及抗蟲等特質,以致擁有種植大豆歷史達5000年的中國,近年要向外國入口大豆。研究成果獲學術期刊《自然遺傳》(Nature Genetics)雜誌刊登為封面故事。


研究團隊表示,上述發現有助進行更深入研究,找出耕種如何令大豆基因轉變,另一方面亦顯示野生大豆對改良大豆基因起舉足輕重的作用,應保護野生大豆,以免在偶然機會下,誤與人工耕作的大豆雜交,令「純種」野生大豆受影響。



http://www.facebook.com/nogmo1
http://www.facebook.com/nogmo2



野生大豆有助改良品種


辛世文今年中曾接受傳媒訪問,他指研究目的嘗試尋回失落的大豆基因,長遠令中國生產的大豆還原為野生大豆,因此將研究項目名稱定為「大豆回家」。資料顯示,全中國市場每年平均需求5463萬公噸大豆,但全國僅生產1500萬公噸,其餘進口,當中七成來自美國,進口額約達7000億港元。


研究項目從亞洲及外國蒐集了31種大豆,當中包括17種野生及14種人工種植大豆,分析了9億對配對末端基因,發現人工種植大豆損失了28個擁有抗蟲及抗旱等特質的基因片段。


耕種中漸失優良特質


研究分析,野生大豆與人工種植大豆,可能來自同一祖先,但大豆以閉花受精方式繁殖,缺乏機會與其他大豆繁殖,本身已有機會減低物種的基因多樣性,人工耕種活動有可能令情惡化;人工種植大豆通過篩選,以保留某些特質,配合不同環境的耕種模式,但這樣做會令大豆出現基因轉變,逐漸失去一些優良特質,例如抗蟲及抗旱能力,中國大豆的產量亦因而下降。



港 大豆研究獲殊榮 經費乾塘恐「散檔」
2010年11月16日


【明報專訊】大豆是中國人重要食糧,中大早前與內地基因研究中心合作,成功將野生大豆及培植大豆交配,研究出更耐旱耐鹽的強壯大豆,獲權威期刊《自然遺傳》登為封面故事。不過負責研究的著名學者辛世文教授卻透露,支持實驗室的逾5000萬元撥款已近乾塘,明年恐要遣散研究團隊,慨嘆缺乏政府支持,指「我知道香港講金融講地產,但是科學都好重要」。


中大研究突破 登《自然遺傳》封面


中大與全球規模最大的內地基因研究中心「華大基因」合作「大豆回家」項目,研究大豆基因,近日取得突破,被遺傳學領域排名第一的學術期刊《自然遺傳》(Nature Genetics)刊登為封面故事,令香港及中國的大豆研究蜚聲國際。


負責研究的中大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辛世文和副主任林漢明昨透露,中大已完成破解17個野生及14個培植大豆品種的全基因組密碼,揭示野生大豆及培植大豆在基因組上的差異,以致可以從基因組變化的歷史中,了解農業行為對大豆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67歲的辛世文,是首名複製植物基因的科學家,有「植物基因複製之父」之稱,他透露今次大豆研究雖獲權威期刊認同,但經費面臨用盡,10多名科學家、研究員等要遣散;昨日宣告研究喜訊時,卻預告實驗室恐在明年3月「散檔」。


教資會規定 不會三發資助


中大植物分子生物學及農業生物科技研究所統籌經理廖佩珊表示,中大的大豆研究在2000年獲教資會撥款3800萬元,到06年獲教資會及中大合共配對5000萬元資助,應使用至2009年。但由於海南島和浙江省的測試農田遭颱風破壞,未能如期完成,計劃延長至明年3月,但卻無經費應付延長研究期間的開支。廖佩珊指出,教資會資助常規,卓越學科領域相同項目不可資助第3次,未來不能再以大豆研究申請資助。


嘆獲國家認同 不獲港府認同


辛世文指出,內地政府資助國家實驗室每年700至1000萬元,香港的資助期短。他指研究已漸見成果,包括發現野生大豆抗逆力強,與培植大豆「嬌生慣養」大不同,兩者按分子標記來交配,可增強抗逆力,耐旱耐鹽,但仍未得本港政府認同撥款資助。他失望地說:「若大豆研究因為無錢,而要遣散科學家的話,我會辭職抗議。」他又感慨稱:「過去10年,我們一班科學家研究大豆漸見成效,但3月無錢出糧,團體要解散,真是很可惜,作為一個國家實驗室,國家已認同我們的研究,我知道香港講金融講地產,但科學都好重要。」




中大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辛世文教授(左)及副主任林漢明教授,領導大豆基因研究,終破解大豆的基因密碼,有助培植更耐旱的大豆品種,應付糧食危機,獲權威學術雜誌《自然遺傳》(Nature Genetics)刊登為封面故事。

No comments: